唐代孙昌胤的“清明暮春里,怅望北山陲。燧火开新焰,桐花发故枝。”杜牧的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;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诗中有情,情溢诗外,耐人寻味。
宋代周密的“燕子时时度翠帘,柳寒犹未退香绵。落花门前巷家雨,新火楼台处处烟。”吴维信的“梨花风起正清明。游子寻春半出城。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枝杨柳属流莺。“惟肖惟妙地勾画出一幅古代清明风景图。王禹的《清明》则是另一番情趣:“无花无酒过清明,兴味萧然似野僧;昨日邻家乞新火,晓窗分与读书灯。”一个贫寒之士清明时节乞火点燃读书灯的形象跃然纸上。